说起长江的三峡游轮,很多游客都会说我十几年前就去过了,不要再看了,听说三峡大坝建成后,景色也不如从前了。小七觉得,感觉有时候会误导你。
我们先重点看看这几个上岸游览有没有你喜欢的。。。
三峡工程博物馆
馆址位于三峡坝区,由三峡馆、工程馆、水电馆、专业交流中心和好奇水电研学中心组成,是对外展示三峡工程的窗口,也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水电科普教育的基地。博物馆计划今年7月1日是开馆,争取今年年底正式对外开放。尽管博物馆并未正式对外开放, 但对于长江探索号的客人是特许开放参观的, 在这里你绝对能够感受到展示“大国重器”的气势。室外展区陈列的当年建设三峡大坝的巨大工程机械,是很难在日常生活中见到巨无霸型装备,能让人联想到当时的施工场面。最难能可贵的是在博物馆中设置了一个好奇水电研学中心,通过多媒体互动、图文展示、场景布置、模型制作、沉浸式体验等方式,生动解析三峡工程知识和水电科技原理,在研学导师的带领下参与模拟建坝,发电机组发电、船过船闸等丰富的交互体验实践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好奇心理,就连成年人都会沉浸其中。暑期小朋友们很多会在科技馆里玩得不亦乐乎,相信如果来了三峡博物馆,他们一定会更感兴趣。
三峡人家
三峡除了有著名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也是不容小觑。三峡人家景区位于长江的支流龙进溪和长江的交汇处,在葛洲坝和三峡大坝的之间的西陵峡段,现在这里通过不同的场景设计还原了原汁原味的峡谷风光和当地的民俗特色,是一个幽静舒适的景区,是个绝对养心养眼的好去处。小七认为在众多的三峡沿岸观光景区中这是相当好的一个。
三峡之巅
三峡之巅顾名思义就是三峡段的最高处,如果你找出一张十元的纸币看看背面的风景图案,看到峡谷左侧那个最高的山峰了吗?那就是三峡之巅,如果以前你乘船游过三峡,都是抬头仰望,看着峡谷两侧石壁之上高耸的山峰,感觉到的是气势恢宏,而这次我们登上海拔1388米的最高处俯瞰,看到的是长江的浩远,眼前是峡谷中的蜿蜒水道,和远处的水天相接,眼见了大自然的鬼斧天工。经典的景观是从白帝城拍摄的长江经夔门进入峡谷,而现在我们可以把白帝城和夔门以及峡谷尽收眼底,在这个位置你可以发现长江在此也是一个大拐弯。
神女天路
神女天路景区在神女溪的西岸,车行在山路上会不时看到峭立的石壁和碧绿的江水,著名的巫峡12峰在沿路和山顶都可以看到,最高处可以俯瞰神女溪和长江的交汇处,更可以平视左侧的神女峰。每当游轮经过此段游客们都会聚集到顶层甲板,在讲解员的指引下寻找山巅的神女峰,很多人因为天气或视角的原因始终看不清哪个是神女峰而错过。当我们沿神女天路来到观景平台,神女峰的真容就呈现在我们眼前。就像毛主席诗词中说的神女无恙,而今的世界也变了样子。
必须要特别推荐一下的是长江探索号在神女天路景区开辟了一片专属观景平台,在客人们到达观景平台之前船上的工作人员已经把冷餐桌布置好,香槟、咖啡、热茶,各种点心水果茶杯酒杯一应俱全,一个小型的冷餐会或者说高山之巅的景观茶歇就在这里铺开,手捧一杯热茶或者举一杯酒远眺,巫峡12峰中的9座就环绕在眼前,低头下望,游览神女溪的游轮就停靠在那里,从抬头仰望到低头俯瞰,距离的落差带来景观变换的愉悦。
816地下核工程
816地下核工程位于重庆市涪陵区乌江边的大山里,距离涪陵市区20公里,跟着小七来看看吧,这一定是你没见过的曾经的神秘工程。从1966年批准建设,到1984年国家战略调整工程停建,2002年工程解密。先后投入6万多人参与建设,工程历经急建、缓建、停建和转产4个阶段。总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主洞室高达79.6米,拱顶跨高31.2米,洞内有大型洞室18个,道路、导洞、支洞、隧道及竖井130多条,建筑布局宛如迷宫。解密后开发成旅游景区,通过声光电的辅助设施详细还原了这个巨大工程的神秘和不为人知的故事。我们有幸通过专家的讲解了解到冷战时期中国三线建设者们的无私奉献。都说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谁说不是呢,了解了这个浩大的工程,听了他们的故事,当年大三线的建设者们值得我们敬佩。
这是一个四晚五天的宜昌到重庆的航线,除去在船上的的时间有两天半的时间可以上岸游览,每半天参观一个项目是不是很轻松,能够保证足够的时间欣赏沿途的美景和当地的特色。探索号的岸上观光项目都是一些小众景区,因为成本高,过去很少安排,游人不多完全是不同的体验。
这样的三峡游是不是你想要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