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 进 野 狼 谷
李群成
朋友,您一定知道,家庭养牛、养羊、养狗司空见惯,可您听说过家里养狼吗?我的朋友,著名企业家杨长生大哥,就独出心裁地养了200多只狼,还成了中国之最。
杨大哥是我们多年的朋友,他每次来郑州办事时,都会盛情邀请我们去他那里的野狼谷看看。强烈的好奇心促使我和朋友们想尽快成行,于是,在冷暖适宜的秋天里,当曼妙的西域风情,热情的民族朋友,香甜如蜜的葡萄、哈密瓜等等,都在吸引着无数国内外游客到新疆参观旅游的档口,我和好朋友老赵偕夫人,选定在去年的八月下旬,乘飞机来到新疆的野狼谷实地参观。
那天,初升的太阳光芒四射,我们从郑州乘飞机飞往新疆。到达乌鲁木齐时,杨大哥已经派人前来接机,二百多公里的高速公路和十几公里的山路,我们在说笑中很快到达了。
来到野狼谷已是下午时分,由于时差的缘故,太阳还高高地挂在半空,但毕竟海拔已达到一千多米,比平原已经多了几分寒意。此刻,杨大哥早就站在大门口迎接我们的到来。看到他黑里透红的面庞、健壮的身躯,以及浑身上下沾满尘土,与其大老板身份极不相称的破旧衣衫,就知道他是刚刚从工地上下来。
我们到住处放下行李,就迫不及待地提出先到野狼谷看看,杨大哥自然知道我们的心思,顾不得换衣服就带领我们来到野狼谷参观。
野狼谷位于新疆吉木萨尔县西南方向大约十几公里的深山里。这里是古代通往西方的车师古道,又是汉代西域车师国国都疏勒城和康居王夏宫所在地。陡峭的山峰,奔腾的小溪,参天的胡杨树,郁郁葱葱的松柏,把整个野狼谷装点的异常美丽。刹那间,山坡上古代商人赶着骆驼,满载着丝绸和瓷器,到西方国家进行贸易的场景立现脑海。留存至今的古道,也见证了历史上中国与西方诸国的商业往来,和以此建立起的友好关系。
我们跟随杨大哥来到野狼谷专门养狼的几个宽大狼圈。当我们走到距离狼圈二三十米的地方,就见十几只狼迅速围拢过来,也不知道是为了向我们这些不速之客示威,还是要主动与主人亲近?狼圈四周虽然围着约有两米高的铁丝网,外边还有一米多宽的隔离带,但是,看到群狼放射着凶光的眼睛和张开的足有尺把宽的嘴巴,我们还是感到分外瘆人,不敢靠近半步。而杨大哥则不慌不忙地靠近铁丝网,拿出几根火腿肠,悠然地喂起狼来。
说起杨大哥养狼,还真有一些不可思议的传奇故事。
杨大哥老家在河南豫北,长期工作在新疆。二十几年前机构改革时下海,靠着聪慧的头脑和超人的胆魄,事业越做越大,成了新疆远近闻名的企业家。业余时间他喜欢养一些稀奇古怪的宠物,如一只角的牛,三条腿、五条腿的羊,五个脚趾的猪等等。
十几年前,有人从戈壁滩上捡到一只失群的小狼崽送给杨大哥,出于好奇和怜悯之心,他真的就收养起来了。如何把小狼崽养大,杨大哥可真是动了脑筋。他买来喂婴儿的小奶嘴和奶瓶,细心地喂养起来。自此,谁捡到狼崽都送给他养,他的家简直就成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朋友们把捡到的狼崽送给他,再加上狼群的快速繁殖,没几年的功夫,就发展到了一百多只。
虽然杨大哥在商场上叱咤风云,但对于养狼却是一个新的课题。狼的习性、生活规律、所需什么样的饲料,人与狼如何近距离接触?如何合理喂养?等等等等,都需要在实践中慢慢摸索。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和摸索,杨大哥还真是摸透了狼的习性和生活规律,并总结出了一套实用的养狼办法。另外,狼是肉食动物,一只狼一年的食料至少要花去一万多元,养200多只狼,再加上工人工资和其它开支,一年要花去多少钱,就可想而知了。不过,按照杨大哥的说法,前几年自己贴钱养狼,只是好奇,也是出于保护野生动物的目的,是养着玩的。后来养的数量多了,知名度高了,吉木萨尔县政府主动邀请杨大哥到他们县野狼谷建立养狼基地。
据杨大哥讲,人们都以“狼子野心”“狼心狗肺”来形容狼的野性,其实,狼也是懂得感情的,只要你真心对它好,它们不但不会伤害你,还会主动亲近你。由于杨大哥养狼、喂狼、清扫卫生,每天出入狼圈也就习以为常了,也逐渐与狼群熟稔起来,并且建立起了人狼之间的感情。为了好认和呼唤它们方便,杨大哥还给每只狼起了名字,什么“四眼”啊,“小紫”啊,“花花”啊,等等。杨大哥有时候与狼一起躺在草地上或雪地上小憩,有时候狼主动把两只前爪搭在杨大哥的肩膀上,有时候伸出舌头舔舔杨大哥的脸,给他斗乐子,有时候还会依偎在杨大哥的身边帮他取暖。
但是,刚收到狼圈里的狼也是认生的。有一次,就发生了一起不小的“事故”,一个朋友把自己养的一只成年狼送给杨大哥,第二天他刚进入狼圈,就被这只新来的狼咬伤了手。谁知,其它狼看到这只 “生面孔”咬了自己的主人,十几只狼一起扑上去,把这只狼的肠子都给咬出来了。好在杨大哥及时喝住狼群,才没有被群狼咬死。杨大哥又亲自给这只受伤的狼包扎伤口,才让它得以存活下来。
今年杨大哥已经七十二岁高龄,他酷爱旅游,已经跑过80多个国家。今年年初,还专程到南极旅游,冒着零下40度的气温下海游泳。由于杨大哥年事已高,再加上工作繁忙,精力所限,几年前,就把养狼的任务交给了大女儿杨洁和女婿于光打理。
几年下来,经过父亲的“传帮带”和杨洁、于光的认真学习,也很快胜任了养狼的任务。
我们在和杨洁闲聊时,她告诉我们,实际上狼和人类一样,也是“一夫一妻制”,而且相互也都很有感情。她说,在狼圈里,母狼“妞妞”和公狼“大个子”是“夫妻”,每天形影不离。他们的隔壁住着一只大个头的母狼叫“高个子”,他们以为两个个头大的狼交配后,生出的狼崽一定很健壮,就独出心裁地强行把它们圈在了一起。不曾想,任凭“高个子”如何亲近“大个子”,“大个子”都远远地躲着“高个子”,不让它靠近。经过杨洁他们的认真观察,发现隔壁的“妞妞”不断地隔着两个狼圈中间的缝隙,向“大个子”示威,原来是“妞妞”“吃醋”了,他们不得不把“大个子”还给“妞妞”。就这样,“妞妞”还时不时隔着狼圈“叫骂”,他们最后只得给“高个子”找了一个伴,并把它们隔得远远的,才得以息事宁狼。
杨洁还告诉我们,狼虽然能与人建立感情,但它们也很“护犊子”,当它认为它的幼崽受到威胁的时候,也是“六亲不认”的。有一次一只母狼刚生下小狼崽,于光照常到狼圈里清扫卫生,当清扫到母狼身边时,这只母狼马上露出了“白眼狼”的本性,冷不防被其毫不留情地咬了一口。
杨洁和于光两人年轻、玩心大,没事的时候他们都会到狼圈里和狼逗着玩,狼群也很乐意与他们打闹。尤其是刚出生不久的小狼崽,看到他们进来,都会感到好奇,围着他们嬉戏。有时候他们坐在草地上休息,小狼崽一会儿拽拽他们帽子上的绳子,一会儿叼叼鞋上的带子,就是不愿意让他们离开。为了脱身,他们不得不掏出几根火腿肠扔给它们,它们才肯罢休。
狼的数量多了,慕名而来的朋友也就多起来了。不少朋友就鼓动杨大哥适当做些宣传,扩大知名度,把野狼谷和周围美丽的山林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适当收取一些门票,取得经济效益后以便补贴养狼的费用。
在大家的“鼓动”支持下,新疆电视台的记者果然来了,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的记者也来了。中央电视台二、四、十频道和香港凤凰卫视,以及国内不少媒体,不断播出这里的情况,吸引了不少国内外的游客来野狼谷参观。据杨大哥讲,这两年在国家的法定假日里,一天来野狼谷旅游的人数最多可达一万多人。国家和省市级的一些动物园,也慕名找到野狼谷买狼,供本地游人参观。
“狼,是国家规定的重点保护动物,是不能随便猎杀的。狼的寿命是12至14年,所以,它的生老病死也是一种自然规律。狼一身都是宝,也不能白白浪费掉。”杨大哥如是告诉我们。为了能够让野狼谷产生更大效益,下一步他们准备注册一个狼系列产品的商标,开发一些与狼有关的系列产品,还专门邀我为他们题写了野狼谷狼系列产品的商标名称。
野狼谷的工作人员还告诉我们,目前,他们正在探讨下一步如何科学养狼的办法。比如,为了扩大规模,能够让更多的人到野狼谷参观,可以参考其他地方饲养野生动物的办法,在山里专门圈起一个区域养狼,既不能让狼失去“野”的本性,又可以利用缆车或者中巴,让游客进园近距离接触狼群,认识狼群。
我们相信,依据杨大哥的智慧和魄力,他一定能够与女儿女婿一起,把野狼谷这个独有的品牌做得更大、更强,为国家的旅游事业和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本文图片,主要由作者提供。
编辑策划:《华文拾贝》编辑部